这其实是另一家俄罗斯服务商提供的失重飞行示意图,法国人的操作大同小异。后面我们会介绍俄罗斯的情况。
欧洲失重飞行提供商 Novespace与法国空军法兰西巡逻兵表演队合拍的宣传片
某次体验飞行的高度和速度记录,变化图看着就很一颗赛艇。图自Flightradar 24
据Novespace介绍,除了宇航员训练和个人休闲,科学研究、影视拍摄等其它活儿也会找上门来,比如2017年上映的电影《木乃伊》,毕竟这样真实的失重场景是任何特效所无法比拟的。
美国《体育画报》曾请模特在失重飞行中拍摄时尚照片
根据中国科学院网站2017年的消息,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也与法国宇航中心下属Novespace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这标志着欧洲失重飞行有望向中国机构开放。当然,B2B协议价格肯定与散客不一样的。
说完法国,我们看看另一个失重飞行服务的先驱 - 俄罗斯。早在1967年,苏联就采用改装的图-104失重飞机对宇航员进行失重训练,1980年开始采用专门生产制造的伊尔-76MDK进行航天员训练。不仅苏联、俄罗斯的宇航员乘坐过这些飞机,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中国的航天员也曾经在上面接受培训。这些飞机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也做出了一点微小的贡献。
专门用于零重力飞行的伊尔-76MDK,一共有3架
与法国情况类似类似,个人飞行体验飞行也是俄罗斯伊尔-76MDK平时重要的创收项目,每人每次收费5000欧元,比法国便宜一些;包机每架次56000欧元,最多搭载14名体验者,更是划算!最近的一次飞行将在今年的8月27至8月28日进行,如果不受疫情影响的话。
用于执行失重飞行的伊尔-76MDK的机翼和机身得到了专门加强,并安装了确保所有系统在失重状态下均能平稳运行的专用设备。墙壁和天花板采用柔软的织物装饰,运动垫固定在地板上,另外有额外的安全扶手和拉带。
俄罗斯人很骄傲地宣传,伊尔-76MDK的最大优势就是机舱内空间比其他Zero G飞机不知道大到哪里去了,可以给体验者带来更完整的体验。
2019年底,一向爱搞事的红牛F1车队和俄罗斯航天局就利用伊尔-76MDK机舱空间大这个优势,合作在33000英尺的高空为一辆2005年款RB1赛车进行了一次零重力条件下的进站换胎,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么一部准科幻大片。
在地面比赛时赛车进站换胎最快1.82 秒就可以完成,而在天上这20秒都让人觉得太短太短。车队首席工程师Joe Robinson表示:“连锁一颗螺丝都很吃力,你能使力的点就光靠你脚上固定带,比想像中要困难得多!”(PS:人如果在漂浮状态使用普通螺丝刀拧螺丝,会发现使劲后转动的不是螺丝,而是人体,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~因此宇航员在太空会使用特制螺丝刀)
事后,车队还专门发布一本零重力条件下换胎的“说明书”,看起来失重环境下的操作还是相当危险的。
零重力条件下换胎官方安全指导手册
红牛F1赛车和伊尔-76这个组合在同一张照片里出现还真是有点小奇怪呢。
写到这,小语也有点想去真香一回了,但无奈价格劝退自己又钱包空空,还是先努力赚钱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